深圳市夏天文化
电话:26805858 26405866
21981555
传真:26805858
Q Q:775279187
E-mail:xiatianyst@163.com
网址:www.szxtys.com
中国舞考级 :
1、什么是“中国舞考级,’?
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唯一的一所舞蹈高等学府,自1954年创建以来,一面禀承着“舞蹈家摇蓝”的天职,进行着舞蹈专业精英教育,一面开拓着舞蹈普及教育的天地。上一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国家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北京舞蹈学院组织了一批舞蹈教育家和学者,历经十八年的艰辛努力,开辟了面对青少年艺术素质教育的一条新路,这就是中国舞考级。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简介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是国内目前唯一完整的国家级的最具权威的舞蹈考级体系。自1986年,北京舞蹈学院资深中国舞教授孙光言领衔的中国舞考级教材编委会就开始着手教材的编写,经过十几年来持续不断的修订完善,完成了启蒙、初级、中级和高级教材的全面改版。
教材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身韵、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汉族、蒙族、藏族、维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垫上技术(滚翻)以及舞蹈艺奏感训练四部分。
教材共分两种,即普及型和半专业型。
一、普及型教材:
第一、二、三级课(适于4至7岁幼儿学习)
第四、五、六、七、八级课(适于7至13岁的儿童学习)
第九、十级课(适于12至15岁的儿童学习)
二、半专业型教材:
第十一级课(适于14岁至46岁的青年学习)
第十二级课(适于巧岁至17岁的青年学习)
第十三级课(适于16岁到18岁的青年学习)
这套教材旨在“普及舞蹈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训练其身体体态。它把中国古典舞和中国民族民间舞中一些基本元素、韵律、舞姿、动作和舞步,按不同年龄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划分为13个等级。
2、中国舞考级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发展中国舞考级事业,北京舞蹈学院以专业教学系级建制设立了“舞蹈考级中心”,舞蹈考级虽然是业余普及教育,却被纳人到专业教学轨道中,体现出北京舞蹈学院对考级事业所采取的极其慎重、负责和认真的态度,也体现了中国舞考级的事业化标准。
3、为什么一定要参加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考级?
舞蹈考级的意义并不在于考试本身,而在于获得艺术素质教育的完整学习过程,考试是这个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促进你增强目标感,更好、更认真、更努力的去学习。此外,参加考试也是一个自我实现、公平竞争的锻炼,应该让孩子们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参与考试,增强未来的生存能力。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只允许学习过并获得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教授《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从规范和专业上就有了标准的要求,也只给予学习过该教材的学生进行考试。考试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考试中考官并不是简单地评分,而是对每个考生进行专业评定并提出意见,以便考生和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提高。
十八年来,参加过北京舞蹈学院舞蹈考级的孩子数不胜数,有的步人了“舞蹈家摇篮”,有的成为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有的成为企业事业单位的文艺骨干,有的则已把舞蹈当成了自己的终生爱好……所有这些长大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良好的形体、脱俗的气质、高雅的举止、充满活力的人生。
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
《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是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共同举办和推广的舞蹈考级,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是由全国各艺术院校自愿组成,以艺术职业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全国性、非营利性行业团体,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国和国文化部。2004年4月经中国文化部批准开办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的成立,旨在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普及和满足青少年对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的需求,使参与者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艺术素质,感受并传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
1、权威专家精心编著: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中心拥有国内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最具权威性的一支师资队伍,由舞蹈教育家潘志涛教授担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主编。参与教材编创的专家有:于晓雪、田露、许文绮、周萍、张晓梅、韩萍、李佳、周元、龚晓明等。教材本着“素质教育与愉悦教育并重”的原则,依照学生不同年龄特点,进行舞目的编排与教学难度的增加。教材分为12级(另附3个表演级别),每级均包含10个舞蹈剧目,通过全部级别的学习,学员将掌握150个各民族的舞蹈。
2、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教材以中国56个民族舞蹈素材为基础,选取各民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性元素进行组合的编创,素材取材多元化。舞蹈动态风格各异,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在等级考试前五级教材中就包括了将近二十个民族民间舞种,如藏族、彝族、蒙族、鄂伦春族、东北秧歌等。该教材强调以舞蹈为核心,同时借鉴吸纳许多与舞蹈相关艺术门类的精华,如采用民谣、儿歌等形式。可以说,当她穿着民族服装,拿着特定的道具,在该民族所特有的儿歌、民谣或者旋律的伴奏下,就会在这种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暗示性语境中找到乐趣,找到美的根源,从而用舞蹈充分的表现内心的冲动以及对美的理解。当这种关系确立后,民族自信心和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情感模式,都会在这种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中建立,民族力量的凝聚也在这里开始。
3.考级特色
(1)权威性:舞蹈教育家、北京舞蹈学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资深教授潘志涛领衔主编,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十多位权威舞蹈专家教授倾力创编;
(2)、愉悦性:教材遵循“愉悦教育和素质教育科学统一”的理念,强调以舞蹈为核心,同时借鉴吸纳许多与舞蹈相关艺术门类的精华,如采用了民谣、儿歌、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不受死板、枯燥的机械形体动作折磨,能够尽情欢畅地感受艺术、领悟艺术,并充分感受舞蹈给人带来的快乐;
(3)、实用性:
150个舞目均编排为1—2分钟组合或4分钟左右成品剧目,并编配有专业的课堂训练音乐及表演伴奏音乐,方便学生和老师直接用于舞台表演或参加各类比赛,并受益终生;
5、合理性:教材编排切实考虑孩子阶段性成长的特点,由易到难,深入浅出,使没有舞蹈基础的孩子也能够顺利地入门和快速的进步。 启蒙级:1—2级, 适合4—6岁; 初 级:3—8级, 适合6—13岁; 中 级:9—10级, 适合13—16岁; 高 级:11—12级,适合16—18岁; 表演级:13—15级,适合18岁以上人群;
6.大众性 这里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可以让更多喜爱舞蹈的人来参与。包括成人,因为此教材对成人来说简单易学,民族性较强,可观性较强,美,首先就是第一特征。从不好意思美,到美的落落大方。然后可以成为有气质、有教养而高尚的人,考级中心也希望学习了这一教材的年轻人们变得美而馨香。